刷脸支付在2019年成为支付产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监管层、三大巨头,还是银行、支付机构以及收单外包机构,
在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
刷脸支付的产业发展契机
刷脸支付的兴起,存在着诸多必然和偶然因素。
首先是二维码支付市场趋于稳定。根据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计算,2018年基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成年人人均每日交易笔数约为2.2笔/天,这表明普通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二维码支付。
此外, 2018年末,微信支付对外公布数据,其绑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亿。2019年9月,支付宝则宣布其全球用户数已经突破12亿。作为后来者的云闪付app,也在2019年9月5日宣布其用户量突破2亿。这为人脸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账户基础。
其二,人脸识别技术不断成熟,消费者认知提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18年发布的成绩,全球最好的人脸识别技术水平为千万分之一误报下的识别准确率接近99%。而支付宝在发布“蜻蜓”时也表明,其人脸识别99.99%金融级安全识别度。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具备在支付领域的商用能力。
在消费者认知方面,2017年9月,苹果发布face id,此后安卓阵营跟进。手机上的人脸识别应用,提升了人们对该技术的认知。此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2016-2018年期间进行的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对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认知,从2016年的70.6%提升到2018年的85%。
其三,政府鼓励,相关监管跟进。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已有超170个城市的政务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的服务支持“人脸办事”,在政务方面,政府鼓励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此外,诸多政务类app也在积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以完成实名认证。
在金融领域,2018年年初,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288号 ),鼓励银行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账户审核水平,其中包括人脸识别。
央行也正在积极制定人脸支付标准,2019年5月23日,全国首笔基于央行支付标准的线下人脸支付交易在宁波完成。到10月20日,银联基于金融安全标准的“刷脸付”正式发布。
央行也看好刷脸支付的发展,9月6日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就要求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并予以规范。
其四,“码联”即将到来,巨头场景壁垒将消除。据《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的要求,“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此外,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监管规则,推动实现不同app和条码的互认互扫。
在“码联”即将到来之际,巨头的二维码支付场景壁垒将消除,这使得巨头有一定理由将目光转向人脸支付。
刷脸支付仍然处于发展初期
刷脸支付模式较重,涉及产业角色多,除了监管和支付账户提供者,大致上可以分为终端侧和收单侧,终端侧包括摄像头提供商、算法机构、tee厂商、终端厂商、检测机构,此外还包括各类方案提供者,例如整机方案商、芯片提供者、模块提供者以及安全厂商。
在收单侧,包括收银系统提供者,支付机构/银行,以及没有支付牌照的聚合支付商和代理商。其中银行的角色较为特殊,既可以作为收单服务者,也可以是账户提供者。
整个刷脸支付产业较为复杂,参与者众多,即使是支付巨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协调上下游产业链。
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都已经正式入局刷脸支付市场,从市场的落地情况上,两大互联网巨头是刷脸支付的主力,双方的政策也是犬牙交错,从补贴上来看,支付宝会略高于微信支付。此外,支付宝在摄像头、人脸算法、终端等产业链重要角色,都投以重金,通过入股、收购、成立新公司等方式,加强自身市场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