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与一位刚刚达成合作的张姓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的合作伙伴聊天时,这位张总提到了这样一个情节,他说大概在一年半之前,他与“某付”支付合作的时候,被该机构深深的套路了一把,至今对这个“某付”支付厌恶至极,自此再也不与此平台有任何形式的合作。我怀着一颗好奇心询问了下去,最后对整个套路事件基本搞清楚了。并且为这位张总捋顺一下事情的逻辑关系。他也豁然开朗。
主要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张总在那时与当地一家自称“某付”支付的代理商合作推广pos机。因为各支付机构的政策都是阶段性考核的,在他合作初期,该支付机构的当阶段政策也即将结束,而当地的这家代理商也没有将此信息及时的告知这位张总(也许该代理商非平台一级代理对政策考核截止也不明确,或者也不排除主观故意),导致刚刚起步的推广工作,一夜之间又要搭进去更多的终端成本补差。使这位张总在内心对该支付机构埋下仇恨的种子。最终进入支付的第一仗就头破血流,愤恨不已。
接着这个小事故,我们第一篇聊聊支付机构都有哪些“套路”。
支付机构是pos行业中市场层面的最顶端了(在此不提监管机构),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pos终端的现在最普及的推广模式就是押金模式和免费模式,也可以合起来说是烧钱模式。经常有“略懂”的客户和代理提出,为啥别人家的机器都是免费的?为啥别人都是免费供货?(在此不做解答,欢迎关注本号,历史文章中有相关介绍)其实,只有最下端的市场,才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越往上端走,各方面压力越大。毕竟终端硬件是有成本的,公司运营是有成本的,推广过程是有成本的,这些都要从一个未知的交易量中拿回来。。。
再拿某个支付机构的mpos政策举例。机器首付款19元/台,截止活动期未激活的补齐99元/台。注册成功并首刷5000为激活,首提100台,结算价0.52%,首提1000台,结算价0.51%,首提10000台,结算价0.49%。全国政策统一。假设有的代理商提100台,活动到期仍有80台未激活,而激活的20台产生的利润又无法冲抵80台的尾款。这就造成了,机构的硬件成本的真实损失,而代理商却又拿不到持续的分润。明事理的可能还可以接受分润被扣的现实,而有些代理商就会对支付机构开骂,说是被支付机构套路。
其实现在支付行业市场化后,很少有哪家支付机构朝令夕改,说了不算,明坑代理商的。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任何一个“搞死他”的机会,都在被同业虎视眈眈。更多的是代理商对自身实力衡量不够,一味的追求高利润,从而导致进了“套路”的结果。
而前面我提到的那个“事故”的问题也在这是在“活动期”这一个环节没有了解明白,才导致的。
所以,建议对支付行业有兴趣的参与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必须清楚了解平台的阶段政策,即使是二级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的合作伙伴,都有对政策的细节细致了解;第二、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追求高利润,也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只要努力用心,无论从何时开始,都能从零到大。